详情
叶公超(1904-1981)/许世英(1873-1964)/马公愚(1890-1969)
墨竹/草书书法─节录《孙过庭书谱》/篆书书法对联

叶公超(1904-1981)
墨竹 水墨纸本 镜片
69.1 x 34.4 cm. (27 14 x 13 12 in.)
题识:子常吾兄法正,壬寅(1962年)六月,叶公超。
钤印:公超、友多闻斋

许世英(1873-1964)
草书书法─节录《孙过庭书谱》 水墨纸本 镜片
66 x 21.2 cm. (26 x 8 38 in.)
题识:假令众妙攸归,务存骨气;骨既存矣,而遒润加之。亦犹枝干扶疎,凌霜雪而弥劲;花叶鲜茂,与云日而相晖。如其骨力偏多,遒丽盖少,则若枯槎架险,巨石当路,虽妍媚云阙,而体质存焉。新衡仁兄正,双溪许世英书于话雨山馆。
钤印:宁静致远、双溪、许世英印

马公愚(1890-1969)
篆书书法对联 水墨纸本 立轴两幅
每幅147 x 26 cm. (57 78 x 10 14 in.)
题识:平原写词,蜀具灵秀。康乐为吏,时好瀞游。马公愚集猎碣文字。
钤印:书画传家二百年、公愚书画、冷翁
荣誉呈献
谭又维
佳士得专家或会联络阁下,以商讨此拍品,又或于拍品状况于拍卖前有所改变时知会阁下。

拍品专文

王新衡(1908-1987),浙江省慈溪县人,字子常,号新衡,早年入读上海大学。1926年赴苏联留学,与蒋经国同窗。学成回国后于1932年加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,后成为蒋介石贴身幕僚。抗战爆发后,转调香港,担任军统局香港区长,胜利后返回沪上,当选第一届立法委员,1949年再度赴港,后转赴台湾。在台湾担任立法院外交委员会委员。后弃政从商,担任亚洲水泥董事长、远东纺织常务董事等职务。

王氏在青年时期便喜好艺术,闲暇之余更临池染翰,丹青自娱。其后以国民政府要员的身份,接触到诸多艺术名家,于是收藏日丰。渡台之后,台湾的艺术文化空前繁荣,交流也变得相对便利,王新衡得以认识更多画家,尤以他与张大千的交情广为人知。

王氏收藏以人际交往为主线,并不执着于某家某派。 1987年,王氏故去,公子王一方先生将部分藏品捐赠台北故宫。一代风云人物,最终以艺术收藏遗飨世人,可谓圆满,堪为美谈。

相关文章

Sorry, we are unable to display this content. Please check your connection.

更多来自
香江春晓:中国书画网上拍卖
参与竞投
状况报告 

佳士得专家或会联络阁下,以商讨此拍品,又或于拍品状况于拍卖前有所改变时知会阁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