拍品 1704
拍品 1704
汪精卫家族旧藏(编号1702-1721)
汪精卫相关与及广东文人书籍

共八套

成交价 HKD 18,900
估价
HKD 15,000 - HKD 20,000
Loading details
汪精卫相关与及广东文人书籍

共八套

成交价 HKD 18,900
成交价 HKD 18,900
  • 详情
  • 更多来自
详情
汪精卫相关与及广东文人书籍
共八套
(一)
汪兆镛着 山阴汪氏谱 汪敬德堂影印本 一册 一九四七年
注:此书据汪兆镛手写本影印。汪兆镛(1861-1939),汪精卫同父异母长兄,字伯序,号憬吾,举人,为岭南大儒陈沣的入室弟子,著名学者。辛亥革命后移居澳门,以清朝遗老自居,避不任官。

(二)
张江裁编着 汪精卫先生行实录/汪精卫先生行实续录(中国史迹风土丛书)合刻 排印本 线装二册 东莞拜袁堂校印 一九四三年
注:《汪精卫先生行实录》有批校,二书封页均钤有“东莞明伦堂"印。

(三)
黄节(1873-1935) 诗学 排印本 线装一册 一九六四年
鉴藏印:印庐
注:此书为香港龙门书店据1930年北京大学出版,重新排印印行。

(四)
黄节 蒹葭楼诗 民初排印本 线装一册

(五)
屈向邦 粤东诗话 排印本一册 一九四八年
注:书扉页附屈向邦致何孟恒伉俪信札一通一页。

(六)
屈向邦 广东诗话正续编 排印精装本 一九六八年
注:作者毛笔题赠:“孟恒学弟、楚芙学妹订是,向邦。"钤印:“荫堂"。又,次扉页有“兰淑"寄候冈州先生题字;末页屈向邦署款“沛"题跋数行。
何孟恒(1916-2016),本名文杰,广东中山人,毕业于金陵大学农经系。因为母亲李凌霜来自革命者家庭,何氏年幼便结识了汪精卫及其家庭,与他的子女同窗。后来与汪家长女汪文惺(仲蕴)结婚。1948年前往香港。1980年从香港大学植物系任实验室主任一职退休,便致力于搜集有关汪精卫档案资料。2010年与妻子创办汪精卫纪念托管会。楚芙乃汪文惺另一字号。

(七)
陈季炎 究竟庐诗 手抄影印本 线装 一册 一九七一年
注:此书有作者原子笔题赠:“文杰吾兄笑政,青选。"

(八)
清 陈维崧等 诸家词选抄 何英父抄本 线装 一册
注:此书纸下方书口有“双照楼"字样,末页有何孟恒书“双照选读,英父叔父手抄。"故知此词集是汪精卫选读的书,由何英父手抄成册。何英父,何孟恒叔父、何秀峰的弟弟。何英父书法流丽,颇获汪精卫赏识,着意抄录双照楼诗集。
此书选录抄集了清陈维崧《湖海楼词》、朱彝尊《曝书亭词》、纳兰性德《通志堂词》、张惠言《茗柯词》、周之琦《心目斋词》、庄棫《中白词》、谭献《复堂词》等七家词。
更多详情
汪精卫的一生反映着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动荡与复杂的时代:在反清革命运动中扮演重要角色;上世纪二十与三十年代,他推进民主与社会改革,坚信只有实践三民主义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;晚年,支持和平运动,反对对日抗战。然而汪精卫并不只是一个政治人物,他亦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、诗人与文学家,与许多画家熟稔。所著诗词创作,收录于《双照楼诗词藁》中,其中包括《小休集》、《扫叶集》等,一九三〇年第一次发行以来,陆续有不同版本面世。不论在政坛、文坛或私人生活中,汪精卫一生得到许多密友与亲人的支持,珍藏的书法、画作、手稿、古籍善本亦是当时弥足珍贵的革命友谊的最佳见证。
荣誉呈献
Yorkie Tam (譚又維)Associate Vice President, Specialist, Chinese Paintings
佳士得专家或会联络阁下,以商讨此拍品,又或于拍品状况于拍卖前有所改变时知会阁下。

相关文章

Sorry, we are unable to display this content. Please check your connection.

更多来自
丹青荟萃:中国书画网上拍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