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情
清 黎简(1748-1799)
五百四峯草堂诗稿
稿本 一函五十二开 一七八九年作
每开25.4 x 14.6 cm. (10 x 5 34 in.)
黎简自跋:右诗稿一帙,于甲辰(1784年)秋为赵渭川借观。渭川时谒铨选,意其携之京师,且随任山西也。曾托邱铁香夫子于京邸索还不得,自分终身无复见矣。盖此帙多述悼亡时事,尤为爱惜。六年之间,思輙耿耿。今年八月,与同年李君步蟾论仆诗,且言此卷为渭川遗其书厨中,惊喜欲狂,遂得还我,且约以有报李君也。予诗不分类,但编年而存耳,意欲使后人不必更作年谱,观予诗则行藏可考也。遽失此帙,则甲乙之间,岂非中断?有心人大以为恨事也。今幸得归,跋之以志吾喜,杜老曰:将诗莫浪传。自今知所戒矣。己酉(1789)八月廿四日,二樵书。
鉴藏印:石鼎道士、有此伤心人、无乃太简、如何勿思、幽人之贞、尚铭

璞园题跋:
风雅何人共细论,岭南诗派曲江尊。五先生后七才子,谁过曹刘气可吞。
二樵山色恣人看,四百峰头□立寒。却爱中州元老句,乾坤清气得未□。题二樵诗集后。璞园拟草。

注:本作原是香港商人李右泉(1861-1940)之子李尚明送给汪精卫的礼物。 李尚明是汪精卫的追随者,在南京政府负责鸦片管制。
更多详情
汪精卫的一生反映着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动荡与复杂的时代:在反清革命运动中扮演重要角色;上世纪二十与三十年代,他推进民主与社会改革,坚信只有实践三民主义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;晚年,支持和平运动,反对对日抗战。然而汪精卫并不只是一个政治人物,他亦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、诗人与文学家,与许多画家熟稔。所著诗词创作,收录于《双照楼诗词藁》中,其中包括《小休集》、《扫叶集》等,一九三〇年第一次发行以来,陆续有不同版本面世。不论在政坛、文坛或私人生活中,汪精卫一生得到许多密友与亲人的支持,珍藏的书法、画作、手稿、古籍善本亦是当时弥足珍贵的革命友谊的最佳见证。
荣誉呈献

相关文章

Sorry, we are unable to display this content. Please check your connection.

更多来自
丹青荟萃:中国书画网上拍卖
参与竞投 状况报告 

佳士得专家或会联络阁下,以商讨此拍品,又或于拍品状况于拍卖前有所改变时知会阁下。

本人确认已阅读有关状况报告的重要通知 并同意其条款。 查阅状况报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