详情
明拓本
戏鸿堂法帖

墨拓纸本 册页十二册
每开28.5 x 14 cm. (11 14 x 5 12 in.)
德富苏峰(1863-1957)原装木匣面版背后题识:昭和十九(1944年)二月廿四从逗子老龙庵齐来,措于晩晴草堂。。老苏八十二。
原装木匣背板题识:明治卅九年(1906)一月十四日求尔来藏王老龙庵为淇水老人爱玩,苏峯生。大正五年(1916)二月廿六于观涂之。
说明:明万历三十一年(1603),董其昌(1555-1636)取南梁袁昂《古今书评》“飞鸿戏海”语义,辑晋、唐、宋、元诸家法书名迹,由吴桢镌刻而成,初为木刻,后毁于火,重新上石摹刻,故传世有木刻、石刻两种。原木版单面刻,共264块版面,成十六卷,帖中有钟繇《荐季直年表》、王敬仁《东方朔传》、王献之《洛神赋》、顾恺之《女史箴》、王羲之《辞世帖》、《兰亭序》、唐明皇《鹡鸰颂》、苏东坡《寒食帖》等。其中尤以《鹡鸰颂》、《寒食帖》二帖最精,历来评价颇高。
董其昌去世后,《戏鸿堂法帖》刻石由同里施叔灏收藏。至清光绪年间,刻石仍保存完整,李瀚章(1821-1899)自苏州购至合肥,筑“藕香村”置藏。1943年,遇日军追撃,损失过半,现存安徽省博物馆。
荣誉呈献

拍品专文

德富苏峰(1863-1957)乃一名活跃于明治、昭和时期的知名记者。他二十八岁创办日报《国民新闻》,兼任总编辑及总裁多年。德富先生亦是一位杰出的历史学家,着有《近世日本国民史100卷》。他十分尊崇中国文化,深谱《唐诗选》,甚得为日本政治界、商界领袖们及中国诗歌专家后藤新平(1857-1929)所重。有赖多位朋友帮助,如篆刻家河井荃庐(1871-1945)、历史学家内藤湖南(1866-1934)、以及东亚同文书院大学的毕业生,德富先生得以建立其丰富的中国书画收藏。

相关文章

Sorry, we are unable to display this content. Please check your connection.

更多来自
丹青荟萃—中国书画网上拍卖
参与竞投 状况报告 

佳士得专家或会联络阁下,以商讨此拍品,又或于拍品状况于拍卖前有所改变时知会阁下。

本人确认已阅读有关状况报告的重要通知 并同意其条款。 查阅状况报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