詳情
趙少昂(1905-1998)
趙少昂致王旦旦函
水墨紙本 信紙三張
每幅30.2 x 21 cm. (11 78 x 8 14 in.)
釋文:旦旦女弟台鑒:手書承注。至感!尊師大千先生貴體違和,深為念念。請畫不必亟亟。必俟張先生康復時為之。休養期間不宜費神也。請致語奉候及謝意。令壽堂嘗數度晤及,康健如恆,可舒銘念。爾來作畫忙否?旅況如何?時以見告,至盼。謹复并頌旅安。
題識:趙少昂拜复。三月三十一日。
出版
徐心如,《王門風雅》,硅谷亞洲藝術中心,2023年5月,第225-226頁。
更多詳情
王植波(1925-1964),字砥中,別署天壤王郎,生於上海。十九歲即畢業於上海聖約翰大學,復入東吳大學進修。植波學貫中西且熱愛書法,年幼即拜師於鄧散木門下習書法篆刻,其書法造詣早負盛名,為當代著名書法家之一。著有《中國各種書法》、《毛筆筆觸鋼筆字》、《鋼筆字帖》等有關書法的專籍。

五十年代舉家遷居香港後,投身電影事業,職至電懋影業公司製片部主任,同時身兼編劇、製片工作,並曾參與演出。植波亦擅丹青,曾舉辦書畫展覽,頗得文藝界好評。金庸在香港創報時,特邀植波賜予墨寶,《明報》報頭二字即植波手書。其夫人翁木蘭女士(1927-1998),別名翁梅影,為同期電影紅星,曾出演《歡喜冤家》等諸片;翁女士亦長於繪畫,特別是花鳥國畫。曾隨高逸鴻習藝。

王氏夫婦的掌珠旦旦,別名王曦,自幼亦喜好藝術,師從趙少昂、彭襲明、周士心等。1965年,旦旦被張大千收納為其最後一位入室弟子。次年,即隨大千老師赴巴西八德園習藝凡三年之久。大千曾題旦旦畫作:“女弟子王旦旦……不遠萬里來從予遊,每與講論亦慧解”,可見旦旦深得大千老師倚重。1967年1月,大千自巴西抵達舊金山,至函旦旦寫道:“旦旦賢姪……家中一切望小心照應,多多臨畫寫字,至要至囑。”又問及:“貓兒、狗兒、烏猿乖不乖?”隻言片語間,師徒感情深厚躍然紙上。

旦旦先夫張師鄭(1942-1975),原名耀祖,與旦旦同期在八德園學藝,書畫作品甚獲大千先生賞識,1971年與王旦旦結為連理,可惜英年早逝,遺留作品不多。此輯書畫手跡集諸家墨筆,見證書畫家與王氏家族二代之交誼以及密切來往。
榮譽呈獻

相關文章

Sorry, we are unable to display this content. Please check your connection.

更多來自
夏日芳華:中國書畫網上拍賣
參與競投 狀況報告 

佳士得專家或會聯絡閣下,以商討此拍品,又或於拍品狀況於拍賣前有所改變時知會閣下。

本人確認已閱讀有關狀況報告的重要通知 並同意其條款。 查閱狀況報告